2018年7月4日上午,在广州大学城举办“中国服务经济发展论坛”之前举行了创会会长李江帆教授等著的《加快发展我国生产服务业研究》首发仪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服务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夏杰长研究员与创会会长李江帆教授共同对该书的首发揭幕,随后创会会长李江帆教授向夏杰长研究员赠书。
《加快发展我国生产服务业研究》是由创会会长李江帆教授作为首席专家带领30多位团队成员经过四年多攻关完成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加快发展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研究”(11JZD023)的最终成果,作为教育部社科研究项目的拳头产品,于2018年5月由经济科学出版社作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成果出版。该成果主要有七个亮点:
一、科学界定广义生产服务业概念并据此对生产服务业作全面分析。根据第三产业经济学对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的划分,从第一产业生产服务、第二产业生产服务、第三产业生产服务三个方面对生产服务业作科学界定,并据此对生产服务业作全面分析,明确指出生产服务是在三次产业生产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过程中被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的服务,并按服务对象,全面分析生产服务业。这体现出研究逻辑的严密,在透彻、深刻和全面地理解生产服务业概念的基础上,正确把握生产服务业的发展趋势与规律,在全国同类研究中具有创新性。
二、从体制内部揭示阻碍我国生产服务业发展的深层因素。以往学术界研究加快发展中国生产服务业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产业或产业链层面,依赖文本数据的纯学理研究多。本成果借助长期承担全国各地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规划的有利条件,本着应用研究要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跳出僵化的文本统计数据局限,深入实地进行走访调研、探索第三产业发展规律,从片面政绩观、工业化惯性、多头管理、忽视公共服务等多方面揭示出地方政府在主导生产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认识误区或体制障碍,为从深层次上扫清阻碍我国生产服务业发展障碍提出对策建议。
三、根据广义生产服务概念,提出立足我国实际,又具有前瞻性的生产服务业发展定位:在全国重点推进第二产业生产服务业,在特大城市拓展第三产业生产服务业,在农村和城镇地区着力发展第一产业生产服务业。这既考虑了我国目前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的实际,又体现了未来发展将引起第三产业生产服务比重的上升趋势,符合我国国民经济的实际,为加快发展我国生产服务业提供新思路和政策方向,对我国步入服务业占主体经济新常态后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生产服务业的同类研究中表现出具有超前性、前瞻性和创新性。
四、提出新常态下加快发展我国生产服务业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全球产业发展趋势,从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两个方面提出了 “优先发展主导性生产服务业,大力拓展控制性生产服务业,扶持发展支撑性生产服务业”的战略定位; 结合“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提出了打造五个国家级生产服务业中心,三大国家级综合型生产服务业基地,六大跨境生产服务业节战略点,四大自贸区生产服务贸易基地,一批国家级专业型生产服务业基地、跨境生产服务业节点的战略构想。这在生产服务业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中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前瞻性。
五、提出生产服务业为适应经济新常态要求须加快信息化步伐。我国政府把国民经济信息化看成是“工业的故事”,并按此思路组建“工业与信息化部”,容易导致以为信息化只是工业的事,与服务业和农业无关的片面观点,也可能使有关部门忽视服务业信息化的重要任务。国内学者大多将信息化与工业化挂钩,服务业信息化的研究很少。其实,服务业对信息技术的吸收能力更强,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对信息化的拉动力要大。本成果对发达国家服务业信息化导致的生产服务供求状况、投入和产出状况的变化进行分析,揭示服务业信息化的特征和规律,明确服务业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点领域,把服务业的信息化作为加快我国生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对策,结合“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提出生产服务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战略。这就抓住了生产服务业发展中具有前瞻性的重要问题。
六、提出“中国制造2025”要求生产服务业必须走融合发展道路,以产业融合发展观推动生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互动发展。在产业融合中,服务业内部行业、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的融合,形成新的业态,创造新的经营模式,引起与经济服务化、经济全球化的互动发展,对生产服务业起着促进作用,并引起产业经济的一系列变革。要顺应产业融合发展的大势,营造出有利于产业融合的制度环境,寻找推进生产服务业发展的节点,带动整个生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制定经济发展战略要树立产业融合发展观,改变单一产业思维,用创新性思维树立大产业观念、注重产业的有机融合发展,关注独立产业形态的服务企业,制造业企业中能够提升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的服务环节。生产服务业发展不能脱离服务对象盲目空转,要有的放矢,与所服务的产业融合一体化发展;不能将服务业与制造业对立起来,为了追求政绩、地方财税、GDP增长、应付上级任务片面发展制造业或生产服务业。这是对我国在发展生产服务业中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的针对性强、有新意的论点。
七、关注国际分工大背景下生产服务业的供求平衡和国际合作,结合“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制造业出口带动生产服务输出,以生产服务输出促进制造业出口优势和效率的发展思路。把加快中国生产服务业发展纳入全球大市场环境下进行研究,结合自贸区建设深入研究进一步扩大生产服务业开放,抓住“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规划的重要机遇,充分发挥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相互促进作用,结合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战略实施,通过“产品+服务”输出模式构建中国生产服务输出的竞争优势,以装备制造业等具有竞争优势制造业出口,带动生产服务的输出。在一个宽广的视野研究中国生产服务业发展,把国际产业的分工与合作关系引入国内产业研究,这与在一个封闭系统里研究生产服务业的发展,屏蔽国外产业对国内产业的影响和服务产品的国际流动相比,具有创新性。